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点击上方蓝字CG世界 关注CG我们

“ 感知CG · 感触创意 · 感受艺术 · 感悟心灵 ”

中国极具影响力CG领域自媒体


文/索菲亚·嘟胖

正文共2743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哈喽大家好~我又来啦!一说起带有硬核、霸气、科幻这类关键词的CG短片,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哪一部呢?想不出来也没关系啦,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一支超震撼的作品《The Host of the Heavens》,它是西班牙Big Lazy Robot工作室2013年制作的科幻CG短片《Keloid》的续集,很早之前我们有介绍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要是直接上来看这支续集作品《The Host of the Heavens》大家可能会感到不知所云,所以我单方面决定先来领着各位回顾一下2013年《Keloid》的故事内容。PS:如果手机屏幕前的小伙伴已经看过这部了,请忽略这一pa,直接跳到分割线以后的内容

 

——叮叮!补课时间开始——

 

▲点击视频观看《Keloid》


在不太遥远的未来,人类社会的所有国家都依靠着复杂网络和人工智能来生活,人类却将此用在了毫无意义的战争上。无休止的叛乱打破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当局决定要进行机器与人体结合到一起的实验。人类从享受生活变成了忍受折磨,而逐渐占有政治权利主导地位的人工智能则认为,解决这一切的方法就是死亡。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过去的是遗憾,未来的是尝试”。-马克·吐温


当时仅有6名艺术家的西班牙小工作室BigLazy Robot利用2年多的时间创作了《Keloid》这部短片。艺术家们不用顾忌项目盈利所带来的创作局限性,尽情发挥自己的自由创作能力,所以也给观众们带来了非常震撼的观影享受。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Big Lazy Robot

http://biglazyrobot.com/


值得一提的是,制作团队的艺术家都非常厉害,有的参与过《阿凡达》《极乐空间》《使命召唤》,有的参与过《第九区》《金刚》《纳尼亚传奇》。在文章后面的内容里,我们会详细介绍。


——叮叮!补课时间结束——

 

今年5月初,也就是前段时间,Big Lazy Robot时隔6年发布了《Keloid》的续集故事《The Host of the Heavens》,人类与机器之间又发生了什么呢?点击下面的视频吧。


▲点击视频观看《The Host of the Heavens》

 

短片首尾呼应,以一个密码箱为故事线索进行展开。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它渐渐强大,高及天象,将些天象和星宿抛落在地,用脚践踏”-《圣经·旧约·但以理书·第八章·10》


时间是2079年,在满目疮痍的俄罗斯联邦公路M2上,正进行着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枪战,头戴面具的人类被一股势力紧紧追赶,原来是人工智能。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随着人类的一名队友被爆头,情况变得更加紧急和危险。一路狂奔到隧道中,他们以为敌人放弃了追赶,想要打开密码箱一探究竟。没想到,前方有更加危机的情况再等待着他们。而最终结局竟是消亡殆尽,密码箱落入他人之手。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看了一圈网友们的评论,很多小伙伴表示即使看过第一部短片,也既然理解不了第二部讲了什么故事;也有的说被追的是人类,桥上的狙击手是机器人,操纵空投机甲的也是人类。你们看懂了吗?其实我想说的是,《The Host of the Heavens》这部短片看上去质感像是用Arnold渲染的,但其实用的是Octanerender


目前BLR工作室还没有发布这两部短片相关的制作技术,我们只能先来扒一扒这几位参与制作的艺术家。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Aaron Beck

《Keloid》/《The Host of the Heavens》系列

概念设计艺术家

http://www.aaronbeck.com


还记得这位艺术家吗?之前在我们的《帅爆了!暴雪首席概念设计师机甲作品,还有教程》文章中有介绍过。


来自新西兰的Aaron Beck,是一位在电影和游戏行业出色完成过很多独具风格作品的概念设计师,喜欢自然、科学和机械,特别擅长将自己的科技设计,应用到未来主义题材的科幻作品当中,在业界获得了“Concept Art Legend”(概念艺术传奇)的称号。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A.B毕业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插画设计专业,2006年加入Weta Digital担任资深概念设计师一职,参与过《阿凡达》《极乐空间》《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等项目的实际制作;之后以概念设计Freelancer的身份参与了《使命召唤:黑色行动3》、《机甲统帅》等多款人气超高的游戏项目制作,并为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两部短片贡献了概念艺术设计。


▼A.B为《Keloid》设计的概念艺术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A.B为《使命召唤:无限战争》设计的概念艺术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A.B为《使命召唤:黑色行动3》设计的概念艺术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A.B为《Kiloforce Arms》设计的概念艺术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除了机械、科技之外,A.B还特别擅长自然生物、汽车等类型的概念艺术设计。


▼为南非rap天团Die Antwoord的歌曲

《Alien》MV制作的概念艺术

(前三为MV视频截图,后面为概念设计图)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A.B设计的F132LM概念图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好啦,关于Aaron Beck我们先介绍到这里,参与《Keloid》和《The Host of the Heavens》概念制作的还有一位新西兰艺术家Greg Broadmore。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Greg Broadmore

《Keloid》/《The Host of the Heavens》系列

概念设计艺术家

http://gregbroadmore.blogspot.com/


Greg Broadmore是来自新西兰的著名国际概念/插画艺术大师,曾担任《哥斯拉》生物角色设计师、《第九区》首席概念设计师;在Weta工作室担任《阿凡达》《丁丁历险记:独角兽的秘密》设计师、《金刚》生物角色设计师/雕刻师等多个项目的职务。他还是Weta工作室AR游戏《Dr.Grordbort’s Invaders》的作者、制片和导演。无需过多介绍,咱们直接上作品。


▼G.B为《Keloid》设计的概念图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G.B为《Dr. Grordbort’s Invaders》

设计的概念图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G.B为《第九区》设计的概念图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G.B的其他概念作品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看了这两位概念大神的作品,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为什么《Keloid》和《The Host of the Heavens》这两部CG短片的画面效果很厉害了吧,目前还没有关于这两部短片的技术解析,所以只能先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在之后的内容里,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是会和大家聊一聊相关的制作技术。今天的内容就是这样啦!喜欢的话别忘了转发给身边的小伙伴们哦!靴靴!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每日推荐阅读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CG行业英语单词专业术语第一季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CG行业的英文职业术语第二季-职位名词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揭开渲染层的那些秘密


对了!想加入“CG世界粉丝交流群”吗?

我们就等你来啦!

请添加官方微信ID:Motionlight

会有小伙伴带你加入哦

别忘了点击“阅读原文”到“CG世界Pro”转一圈吧


不惧项目压力,6人小公司用时6年创作两部硬核科幻短片

原创文章,作者:CG世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gworld.wiki/33377.html

(0)
上一篇 2019年5月21日 上午9:00
下一篇 2019年5月23日 上午9: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网站老用户的积分将会在5.5日起开始按比例兑换【CG搜模网】积分,请在5.5日后到【CGSOMO】公众号点击联系客服,回复【积分兑换】进行操作。感谢大家的支持!